三类考生易患高考“考后综合征”

发布时间:2016-03-30 13:24:51 文章作者:未知 阅读次数:0
开栏语:

  6月9日,随着新疆、内蒙古等地的最后一批考生走出高考考场,2011年高考落幕。900多万考生极度紧张而亢奋的生活节奏嘎然而止,随之而来的是神经忽然松弛后的空虚、等待发榜的焦灼、发榜后的欢喜与失落,从而进入一种被网络称为“后高考时代”的生活状态。进入“后高考时代”的考生们,大多会表现出恣意放松、患得患失、无所事事、喜欢外出等。

  如何帮助考生们随着高考分数的查询、录取通知书的下发等尽快回到生活的正轨,并正确地规划好自己即将来临的大学生活和今后的人生路?本期开始,本报独家推出“后高考时代”系列报道,通过对“考后综合征”、“‘高考扰民’后遗症”、“张榜前的‘幸福生活’”、“炒作高考状元”、“高考后鲜花应该献给谁”、“弃读生、复读生”的关注,以期引发考生及社会各界对“后高考时代”这一现代高考制度下出现的特殊阶段的关注,并从中审度、反思我国的应试选拔制度。

  经过多年苦读,终于等到高考结束这一刻,成绩好坏似乎已经不重要,一定要松口气,好好释放一下,这是很多考生的最大心愿之一。有人集体撕书抛成漫天雪花,有人呼朋唤友到KTV唱到声嘶力竭,有人在家大睡一场,还有不少考生在网上发微博“咆哮”减压……

  突然卸下重担,有不少考生出现了过度放松、情绪抑郁、为分数焦虑等“考后综合征”。专家表示,从考试结束到发布录取通知书的一段时间,是“考后综合征”的高发期。专家提醒考生要控制这类行为,因为从考前的高度紧张到突然过度放松,身体会一下子难以适应,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幅下降,出现身体不适症状。

  考后撕书“咆哮”狂欢花样多

  一年一度的考后撕书、扔书活动,今年依旧热度不减。记者在百度输入“2011 撕书”关键词后,立即就显示出约32万个相关条目,多为各地中学的“2011撕书大会”,如甘肃兰州二中、湖北襄樊五中等,还能搜索到“四川成都新都一中2011撕书大会”、“安徽东至二中2011届高三撕书视频”等33个视频。

  “高考结束了,有这么一群孩子,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,去聚餐、通宵上网、旅行、KTV、闲逛、狂欢……”2011年高考还没结束,新浪微博上这条微博已经被众人转载。随着高考结束,毕业生们马上就张罗起“如何狂欢”。截至6月11日晚8时,新浪微博上“考后狂欢”发帖已达48409条,稳居近日的热门话题之列。可以尽情“咆哮”的微博成为考后最佳狂欢地之一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也有一些考生在考前对自己抱以较高的希望,但由于考场发挥失常,怕被理想的大学拒之门外,觉得愧对父母。考后,此类考生往往情绪低落、沮丧自责,整天在家胡思乱想,不愿与亲朋好友接触、也不愿出门。

  三类考生易患“考后综合征”

  一项针对高考考生的调查显示,高考后,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小时,超过25%的考生高考后不再看书。许多家长也由考前的“严格监管”变为“宽容放纵”,认为孩子备考阶段非常辛苦,考完后应该彻底放松了。一些考生也完全改变生活习惯,不分昼夜地上网、疯玩、聚会甚至酗酒。

  有关专家表示,高考后,考生的生物钟在突如其来的“暴饮暴食”后被完全颠倒,身心难以承受从“高度紧张”到“彻底放松”的突变,出现不少“前脚走出考场,后脚迈进医院”的病例。此外,萎靡不振、缺乏食欲等各种病症也纷至沓来。

  专家分析,三类考生易患上“考后综合征”——第一类是“过度放纵”型,比如彻夜上网、唱歌等,打乱了日常作息;第二类是“自怨自卑”型,觉得考得不理想,担心对不起父母,不愿与人交流;第三类是“耿耿于怀”型,纠结于考试中某个小错误,导致情绪低落。

  放松有度有法有规划

  “要避免考后综合征就要做到考后放松要有度、有法。”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博士表示,高考结束后,许多考生突然从紧张的氛围转换到放松的状态,采取一些放松的措施是正常的,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,但过度的大吃大喝、无节制的疯玩等,不仅对身体有害,更会影响其心理状态,也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。

  怎样合理规划“后高考时代”这一特殊时期,为自己进入大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?熊汉忠博士建议,考生可以适当做一些放松活动,还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,通过社会服务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。此外,可以提前了解高校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,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好思想准备。熊汉忠博士建议,家长在理解考生考后需要合理放松的同时,也要多鼓励考生参加有益的活动。

  对自觉考试发挥不理想的考生,熊汉忠博士建议,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,缓解其心理压力,做好面对失败的准备,也可与孩子共同制定新的目标,做好或继续复读、或就业等规划,以宽松的家庭氛围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。